種植牙作為缺牙修復的主流選擇,其價格一直是患者關注的焦點。2025年隨著國家集采政策的全面落地,種植牙費用較往年顯著下降,單顆種植牙整體價格區(qū)間集中在3000元至15000元,告別了動輒數(shù)萬元的時代。這一變化主要源于種植體和牙冠的集采限價:種植體價格降至599-1855元/顆,牙冠僅需100-658元/顆,大幅降低了基礎耗材成本。不過,*終費用仍因個體口腔條件、品牌選擇和地區(qū)差異而浮動。

口腔狀況與附加治療需求
若牙槽骨條件良好,可直接植入種植體,基礎費用較低。但若存在骨量不足(如長期缺牙導致牙槽骨萎縮),則需先進行植骨手術(2000-5000元)或上頜竇提升術(約12000元),整體費用可能增加30%-50%。此外,牙周炎患者需預先治療(500-2000元),否則易導致種植失敗。
種植體與牙冠的品牌差異
國產種植體(百康特、創(chuàng)英等):價格親民(2000-3500元/顆),適合預算有限且骨質條件較好的患者
韓系品牌(登騰、奧齒泰):性價比之選(3000-5000元/顆),技術成熟且適應癥廣
歐美高端品牌(瑞士ITI、瑞典諾貝爾):耐久性優(yōu)異(6000-15000元/顆),適合復雜病例或追求長期穩(wěn)定性的患者
牙冠材料同樣影響費用:全瓷牙冠(3000-6000元)透光性好、美觀度高;烤瓷牙冠(1000-3000元)經濟實用但美觀度稍遜。
地區(qū)與醫(yī)院級別差異
一線城市(北京、上海)因人力及運營成本高,價格普遍比二三線城市高20%-30%。例如:
上海公立醫(yī)院種植體+全瓷冠約8000-12000元
成都同方案僅需6000-9000元
公立醫(yī)院收費透明但預約周期長;私立機構套餐靈活(如“3980元含登騰植體+全瓷冠”),但需確認是否包含術前CT、復查等附加項目。
國家通過耗材限價+服務費調控雙管齊下降低種牙成本:
耗材集采價:四級純鈦種植體≤1855元,牙冠≤650元
醫(yī)療服務費封頂:公立醫(yī)院調控價普遍≤4500元(如廣西3680元、山東4200元)
這使得瑞士ITI等高端品牌的全套費用從1.5萬元降至8000元左右,韓系品牌套餐可控制在4000元內。
|
項目 |
費用范圍 |
說明 |
|---|---|---|
|
種植體(集采后) |
600-1800元/顆 |
國產/韓系較低,歐美高端較貴 |
|
牙冠 |
100-650元/顆 |
烤瓷牙冠低價,全瓷牙冠高價 |
|
術前檢查 |
500-1000元 |
含拍片、口腔CT等 |
|
植骨手術 |
2000-5000元 |
按骨粉用量計算(0.25g/1000元) |
|
術后復查 |
100-300元/次 |
第(一)年需3-4次 |
注:部分私立機構推出“全包價套餐”(如3980元含登騰植體+全瓷冠+復查),建議簽約前確認是否包含植骨、牙周治療等潛在費用。
2025年種植牙價格在集采政策推動下更加透明可控,單顆基礎費用約4000-8000元,國產及韓系品牌憑借高性價比成為主流選擇。建議患者優(yōu)先進行口腔全景檢查,明確骨條件及治療路徑;根據(jù)預算和口腔狀況選擇品牌,如骨質較差可選親水性好的瑞士ITI,預算有限則可考慮國產創(chuàng)英或韓國登騰。
獲取你所在城市的精準報價→在線客服1v1定制方案